登泰山而小天下

過客

 

 

泰山貴“五嶽之首”,但只高1546米,在五嶽中是老三,次西嶽華山(2100米)和北嶽恒山(2017米)。它在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中拔地而起,睥睨群山,加上深厚的文化沉,成就了它五嶽獨尊“地位。因而孔子登臨泰山也不由發出感歎:“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在《望嶽》詩中寫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扣泰山之門

我們越南團一行八人,拜謁了孔廟,繼續北行70公里,到泰安時已是夜幕低垂。泰安就在泰山腳下;遠近遊客必須在泰安落腳,養足精神次日趁早登山。

泰安因泰山而成名,但它本身也有不少旅遊資源。泰安市西南的東平湖是梁山泊遺址。泰安是塊富庶地方,我在《谒孔庙》一文中提到春秋时期孔子凭他高超的外交技巧为鲁国从强大的齐国手中奪回的“汶陽之田”,就是今天的泰安。

泰山又名岱宗,泰安市北有座岱廟,歷代帝皇到泰山封禪都要在這裡蹕駐,因此又叫泰山行宮。岱廟是中四大古建築群之一(其他三個是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孔廟孔府),面積9.7公頃,縱深236.7X405.7米。

岱廟猶如一座博物館,展示所有關泰山的歷代祭器、典籍、石碑。岱廟共有石碑184塊,僅次西安和孔廟碑林。其中秦二世時李斯用小篆刻的石碑共有28字,現僅有10字可以辨認,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碑。

我還沒見到中古代有那場戰爭以岱廟,但岱廟有10米高、四角有崗哨的城牆,如臨大。城的正門是南面的正陽門,門前一座沒有任何題字方方正正的小亭,名亭。古代帝皇在進入正陽門前,都要現在這裡遙望拜,以示恭敬。

天貺殿和泰山諸神

岱廟牌重重疊,過了正陽門、德配門、仁安門就到巍峨麗的宋天貺殿(下圖)。天貺殿的故宮太和殿、孔廟大成殿號稱“中三大殿”。天貺殿縱深43.67

说明: 说明: 说明: http://a0.att.hudong.com/03/10/19300001325156131208105218654_950.jpg

 

X17.8米,高22.3米。殿三面牆壁是一幅長62米,高3.3米的壁畫“泰山神起蹕回鑾圖”,借泰山神重現宋真宗封禪盛況。畫面共有697人物,惟妙惟肖,無雷同;結構謹,氣勢,是不可多得的作。

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年間,契丹長驅直入,包汴京附近的淵。宋真宗發了狠御駕親征,重用李剛、宗,打了個少有的大仗。可是真宗無心戀戰,匆忙簽訂了納貢、稱臣的“淵之盟”。盟約給北宋帶來百年和平,創造了北宋的經繁榮;可是盟約喪權,當時非議者大有人在,爲了堵塞眾口,1008年,宋真宗和一批佞臣炮製了“天書祥瑞”,證明真宗所符合天意。真宗馬上率群臣,车载“天书”,来泰山告天祭地,次年興建天貺殿“(意即天賜)以愚弄民眾,今天我們才得以瞻仰這一壯觀。

是真宗敕封的東嶽大帝“,神像高4.4米,金碧輝。道教中東嶽大帝是百鬼之神“,核定人間禍福。有帝不可無后,是真宗給祂迎娶了不知典出何處的淑明皇后“,再加封他們的靈公“,加建”寢三殿“供內眷起居。

宋真宗也頗有男女平等思想,他晉封碧霞元君“泰山女神。泰山到處都有

元君祠,香火鼎盛,更勝於東嶽大帝。善信們求嗣、求財、祈雨、求安,並且是有殿求必應,可知元君是個多面手。工作如此繁重,必須有個手,因此元君下有員女幹將配祀:”眼光娘娘“管保健,”送子娘娘“管子息。

 偌大岱廟,我們就像進了大觀園,只能走馬觀花,但大家都十分關注乾隆老下榻處(下圖)。乾隆這位以奢侈聞名的帝皇,但御寢“不過20方米,上”勤政親民“橫匾,貴妃床上折叠黃色被。人們嘖稱奇,這的床位比席思差遠了,做皇帝也不見睡得安穩。殊不知皇帝在封禪前前晚要在岱廟齋戒,不近女色,只能睡硬鋪。

登“南天門”

岱廟盡頭是一天門“,有排精雕細的柱子,是”天梯“的起點,要攀爬6666級石階才能到絕頂。首發景點是寫著孔子登臨處“的牌坊。登1000級就上二天門“,好在坡度平緩,不感到首發吃力。接下去是以險峻聞名的十八盤“,難如登天,令人望而生畏,不過有索道可乘,花140塊人民幣來回,十多分鐘就可以到達”南天門“。

    在中神話中,南天門是天庭大門,到這裡就如登天界。南天門是一條200長、充滿古意的天街“。在天街可以見到蔥油煎餅、薑糖木槌酥等泰山特產的生產流程。在電視劇宰相羅鍋“,當和珅下獄劉墉來探監,他帶來的可不是什珍饈美味,而是家鄉泰山土產蔥油煎餅勾起他的絲鄉情。薑糖木槌酥要由兩個山東大漢拿木槌死力敲打,才能製成。

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聖人視力非凡,望透千里(!)。向北遙望,可以見到“黃河金”,萬里大河,在這裡收縮,成一條飄的綢子。

天街到絕頂還有700級,雖然時秋高爽,但我已喘汗流。千里迢迢,豈能“如入寶山空手回”,我只好鼓其餘勇,尾隨小東、鍾靈等年輕詩友繼續攀登。

说明: 说明: 说明: 齐鲁行 341

當淩絕頂

攀登最階梯,真是五步一碑,十步一亭,一定要步行才能領略蹟。路上有一塊高2..1米石碑“五嶽獨尊”,雖是清末(1907年)作品,但筆法遒勁,是泰山旅遊區的表徵(題圖)。

山頂以東,有一面陡峭的石壁,石壁下面古碑林立,名“唐摩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玄宗(在位712756年)刻“泰山紀銘”。碑高13.5米,寬5.7米,1008燙金字,金雖已被剝去,但仍金光閃。碑文歌頌玄宗封禪盛舉。

再往上多走步,就到了幾乎和玉皇頂並立的崖峭壁,是“泰山觀日出”的好去處。峭壁周已用,形成30米長的走廊,并跟東方的地平線形成最優的30度視角,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场面。有清人李兴祖诗證:《才听天鸡报晓声,扶桑旭日以初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17400_091441029861_2

泰山極頂以南是“碧霞元君祠”(上圖),雖然面積只有2500平米,但謹正殿、配殿、鐘鼓、千斤鼎樣樣俱全,加上銅蓋瓦、銅香爐、銅碑,熠熠生輝,是中古典道教的代表作,建成宋真宗年間(1009年)。

玉皇和王母娘娘共育有七個女,長女就是碧霞元君。1009年,宋真宗封禪完畢,在玉女池洗手,偶然發現題字“玉女”的石像,便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立祠祭祀。民間則親密地稱作“泰山老母”。

元君祠再上10級就上泰山之巔——玉皇頂。巍峨的玉皇廟就像給泰山加上頂皇冠。

跨過山門,院中有一塊高不過一米的粗糙石頭,上面有一塊小石碑,寫“泰山極頂1546米”,四周起,是泰山的突出部份,不是別處搬。我見到許多女遊客花十元買一把鎖,提上自己的名字,叫做“鴻運金鎖”。她們默默禱,似乎想鎖住如意郎君的心。

玉皇廟的建築群包括玉皇殿、左右配殿、迎旭亭、望河亭,正殿奉祀玉皇大帝銅像。我花了十元求籤,得到一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上上籤,皆大歡喜。院中也有不少兜售紀念品的小販,但沒有越南那跟遊客死纏活賴的面。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時我已體力透支,靠團友的攙扶才能回到南天門

尾聲——路邊奇石

當完成本文時,我忽然接到河友人電告知,在還剣湖旁的筆塔下面有一塊“泰山石敢當”(左圖)。我在河內住了很久,也沒留意有這麼一塊石頭。他問了個遍,一位漢學家解讀為“泰山石•敢當”,不知所云。其實,“石敢當”是唐玄宗年間居住在泰山的一名道士,有捉魔驅邪的特異功能,受邀四處驅邪。付不,他就找塊泰山石刻上自己的名字做替身,也頗靈驗。自此,“泰山石敢當”被看做鎮宅的靈符。

不僅在河,順化的阮表村也有不少同石刻,在南方我可未聽過。

風水說,靈物要擺放宅門、路口等沖要處,才能鎮邪。也可以用雕刻精巧的玉佩“泰山石敢當”(左圖),功用不減,又可作擺設。

我不禁想起已故音家鄭公山的歌詞“……小妹又怎麼知道路邊石頭不知道痛……”。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死有重泰山,有輕鴻毛”,可見泰山在中人心目中的分量。越南也有歌謠:“父親功高如泰山/母親功高如長流水”,雖然他們根本不知道泰山在哪裡,但泰山文化的深厚可見一斑。

人生又有幾次得游名山?爲了紀念這次難忘之旅,我寫了

一首七絕:

一朝登上玉皇巔,極目沉浮看大千。

不羨勾心名利客,似吾無事即神仙。

 

“泰山紀銘”(下圖)

说明: 说明: 说明: 齐鲁行 359

 

順化的泰山石敢當(上圖)

玉皇頂石碑和“鴻運金鎖”

说明: 说明: 说明: 齐鲁行 370

 

www.zhencang.org